項目名稱:「組裝合成」建築法地盤寫字樓
承建商名稱:毅源建築有限公司
動工時間:2020年10月
完工時間:2021年02月
前言
毅源建築有限公司承接由土木工程拓展署推出的地盤寫字樓工程,運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簡稱:MIC)完成項目,亦是公司首個MIC的項目。項透過「先裝後嵌」的概念,以六個獨立的「組裝合成」組件組合而成。MIC為建築業界逐漸普及的建築方法,為讓更多友好了解MIC項目的實際運作流程,本會委員譚啟年先生(毅源建築有限公司董事)將向各位分享經驗,鼓勵各位採用MIC。
項目建造過程
譚委員指出寫字樓項目由報價、接洽供應商、模組生產、運輸至工地現場裝配共歷時四個月,當中以報價需時最長(一個半月),由於本項目為公司首次承接的MIC工程項目,因此涉及的考慮因素較多;其次與供應商洽談設計及模組生產各需時一個月。
公司主要擔當業主及供應商間的協調角色,項目管理層由傳統項目的監督角色改為協調供應商及業主的角色;譚委員明言員工於本項目的參與度較傳統項目少,尤如將工程項目外判,但項目同樣達到高水平的理想成果,感到非常滿意。鑑於員工於MIC項目的過程較傳統工程所需投放的時間相對較少,故此,公司員工可投放更多時間參與其他工程項目的投標及現有傳統工程的品質的控制,整體提高工作效率及建造業界的生產力。
提及運輸安排時,譚委員表示過程同樣輕省,坦言供應商負責將六個地盤寫字樓的預制模組經六輛拖車由內地運送到港,省卻不少顧慮,公司只需於模組到貨當天預備大型吊臂車,將模組安放於前期規劃時已制定的指定工地位置即可,簡易非常。
最終現場施工的工序僅耗時五小時,便完成模組的裝嵌以及內部的水、電安裝,較傳統方式省時。縱現時採用MIC的成本較傳統方式高三倍,惟實際現場施工時間銳減,變相減低工友施工的時間,意外風險同樣降低,對工地安全及工作環境有正面的作用。
此外,由於模組由廠房生產,組件亦根據所設定的樣式生產,而現場施工的工序簡單,因此整個工程項目的垃圾量較傳統方式銳減,合符源頭減廢的環保理念,有助建造業逐步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對社會的環境亦有所裨益。
當問及項目過程中所面對的困難及挑戰時,譚委員表示供應商經驗非常豐富,因此項目主要的挑戰在於公司需明確確保業主具備周詳及清晰的計劃,此舉可大大縮減洽談的時間,加快模組的生產安排,簡單快捷。
總結
譚委員認為MIC採用標準化的生產模式,符合長遠的成本效益,並有效提高工程的效率。最後,譚委員期望MIC的成本可藉著更多供應商的加入逐步降低,讓MIC能夠更廣泛應用於整個業界,以符合社會持續發展的需要。